长期喝“有水垢的水”,会得肾结石?

关于长期饮用“有水垢的水”是否会引发肾结石的问题,实际上,科学研究已经明确表明,饮用这类水并不会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

水垢,这一常见于硬水中的物质,其主要构成包括碳酸钙、碳酸镁以及氢氧化镁等自然矿物质。

当这些矿物质随饮用水进入人体后,它们大多会在胃酸的强大作用下被分解为钙离子和镁离子。随后,这些离子或者被肠道吸收成为身体所需的营养素,或者随粪便自然排出,而不会在人体内积累并转化为结石。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权威发布的《饮用水水质准则》中也明确指出,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饮用硬水会导致肾结石或其他任何健康问题。

相反,饮水不足才是增加肾结石风险的因素之一。因此,为了有效预防肾结石,我们应当积极增加水分摄入。

根据我国膳食指南的建议,普通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至1700毫升之间,并根据个人的日常活动量、所处环境的温度及湿度适时调整饮水量,确保身体始终保持良好的水分状态,避免感到口渴,从而维护泌尿系统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