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资讯
  • 养生百科
  • 养生知识
  • 养生辟谣
  • 食疗
  • 中医
  • 运动
  • 人群

【养生辟谣】喝骨头汤补钙?你可能补了个“寂寞”!

你一定听过这句话:大骨熬汤,身强体壮!骨头汤确实有营养,但骨头汤真的就能补钙吗?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喝骨头汤,到底能不能补钙? 一、骨头汤里的钙,少得可怜 1. 实验数据说话 纯骨头汤(4小时):≈1.1–4 mg/100 mL 加醋骨头汤:≈4.3–43 mg/100 mL 牛奶:≈104–111 mg/100 mL 换算一下: 喝 25 L 的加醋骨头汤 ≈ 1 盒牛奶(250 mL)的钙量。
【养生辟谣】喝骨头汤补钙?你可能补了个“寂寞”!

宝宝湿气重 可以用这些食谱来帮忙

新手爸妈最怕“湿气”二字:舌苔厚、便便粘、夜里翻来覆去睡不香。别担心,厨房就是宝宝的“祛湿药房”。下面奉上 3 道 15 分钟能上手的家常食谱,外加 1 份生活小贴士,帮你把湿气赶出小肚子。 一、厨房里的“祛湿三宝” 赤小豆:利水不伤心,宝宝也能吃;薏米:健脾又除湿,炒制更温和;党参:补气不燥热,配莲子最安神 二、3 道食谱,15 分钟搞定 赤小豆薏米汤(8 月龄+) 材料:赤小豆 10g + 薏
宝宝湿气重 可以用这些食谱来帮忙

它是清肺化痰的中医良方 喝上一杯嗓子瞬间舒服了

“每天一杯蜜蜂水,清肺又化痰”的传言,在办公室里流传已久。蜂蜜兑水,甜润顺口,但真能把肺部“洗”干净吗?下面这篇文章把中医观点、现代研究、实用做法一次说透,给你一份“喝还是不喝”的明白账。 一、蜂蜜为什么能“润肺” 中医认为“肺喜润恶燥”。蜂蜜性平味甘,入肺、脾、大肠经,《本草纲目》记载其“润燥、解毒、和营卫”。 现代营养学则发现:每 100 g 蜂蜜含 180 余种活性酶、多酚、黄酮,可清除呼吸
它是清肺化痰的中医良方 喝上一杯嗓子瞬间舒服了

宝宝黄疸别急着怪“脾胃弱” 需要先搞清楚这5件事

“孩子脸黄,是不是我怀孕时吃坏了肚子?” “婆婆说脾胃虚,要喝茵陈水?”在新生儿科门口,每天都能听到类似对话。黄疸确实像一面黄色信号灯,但它≠脾胃警报,而是一场“胆红素堵车”事件。把事件拆开来看,家长就能少踩坑、少焦虑。 一、先确认这是生理“小黄人”,还是病理“警报器” 如果是生理牌性的问题,孩子出生第2~3天出现,4~5天达峰,2周内退完;宝宝吃得好、哭声响、体重稳步长。 如果是病理性的问题,孩
宝宝黄疸别急着怪“脾胃弱”  需要先搞清楚这5件事

不起眼但超级止咳的神器 稍微加工一下就可以

“咳咳咳……”深夜的咳嗽声总让人心烦。翻箱倒柜找药时,别忽略晒在阳台上的那片橙皮——它可能是祖辈流传下来最省钱的止咳方。不过,橙皮到底该怎么用、什么人不能用,里面大有讲究。 一、为什么橙皮能“压”住咳嗽呢 首先,它里面有挥发油,橙皮里的柠檬烯、芳樟醇像一支“微型扫帚”,能把黏在气管上的痰松一松、扫一扫,咳嗽自然减轻。其次,橙皮里有柠檬苷,到了体内摇身变成维生素 C,帮喉咙黏膜“打补丁”,减少干痒。
不起眼但超级止咳的神器 稍微加工一下就可以

老觉得口干睡不好,还拉肚子 可能是“脾虚”导致的虚火

很多人以为“上火”就要降火,结果凉茶越喝肚子越凉;也有人以为“胃不好”就得温补,可一吃姜枣茶就口腔溃疡。问题出在哪儿?答案往往藏在“脾虚生火”这条暗线上。 一、为什么脾虚的人反而会上火 中医把脾胃比作“锅灶”,灶火不足(脾虚),锅里的水谷精微煮不熟,气血就“断供”。身体为了自救,只好把有限的能量往上调,于是出现口干、咽痛、失眠等“虚火”假象。简单说,不是火太旺,而是锅底没水,火只好往上窜。 二、3
老觉得口干睡不好,还拉肚子 可能是“脾虚”导致的虚火

厨房里的“血管清道夫” 溶解血栓降血脂血压 打通血管

体检报告上的“↑”号,常常让人瞬间紧张。医生一句“血压、血脂偏高”,背后其实是中医所说的“痰瘀互阻”。好消息是,药柜就在你家灶台——山楂、大蒜、海带,三味常见食材,只要吃法得当,就能成为日常调理的“隐形处方”。以下是一份可打印、可照做的 7×24 小时饮食+生活方案,零门槛、零添加,连厨房小白也能坚持。 一、先辨体质,再选食材 怕冷、手脚凉:痰瘀+阳虚——适合温通型食材(山楂、大蒜)。 口干、面赤
厨房里的“血管清道夫” 溶解血栓降血脂血压 打通血管

睡不醒先别怪床,可能是身体在发求救信号

很多人以为“睡够 8 小时”就是健康,结果周末一躺就是 12 小时,醒来反而更累。其实,睡眠时长像温度计,超过正常刻度,往往提示身体内部出了小问题。本文把中医思路翻译成现代生活语言,给你一张可落地的“纠偏清单”。 一、先找原因:为什么你会“越睡越困” 阳气不足 早上起不来、白天怕冷,中医称为“阳不升”。阳主动,阳气弱就像手机电量低,只能“低电量模式”待机。 湿浊困脾 爱喝牛奶、冰咖啡,又久坐不动,
睡不醒先别怪床,可能是身体在发求救信号

养生中人们说的气血到底指的什么?

“气血”这个词,在中医里几乎天天被提起:气血不足、气血两虚、气血调和……可一旦追问“气血到底是什么?”大多数人只能含糊地说一句“就是身体里的能量吧”。今天,我们就用现代科学语言,讲清楚它到底指什么、怎么测、怎么养。 一、“气”不是空气,而是“能量货币” 1. 中医原意 “气”最早指呼吸之气,后来演变为推动人体所有生命活动的动力。 元气:爹妈给的先天能量,类似基因决定的“出厂电量”。 卫气:在体表巡
养生中人们说的气血到底指的什么?

把经期过成“小假期” 一份可实操的生理期饮食+生活清单

很多女生把“大姨妈”当成每月一次的“渡劫”:脸色差、肚子痛、情绪易燃易爆。其实,只要吃对、动对、睡对,经期完全可以从“灰色星期”变成“回血模式”。下面这份清单,把中医建议照着做,7 天就能体感升级。 一、早餐:把补血做成“甜品” 红枣黑米粥:黑米 30 g + 去核红枣 4 颗 + 红豆 20 g,电饭煲预约 8 小时,起床就能吃。黑米花青素补血,红枣铁含量≈苹果的 7 倍,红豆补蛋白。 红糖姜奶
把经期过成“小假期”  一份可实操的生理期饮食+生活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