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不可盲目用药

慢性鼻炎是指在无感冒或流感的情况下,患者频繁出现鼻腔瘙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或鼻塞等症状,每天持续或累计时长超过1小时。慢性鼻炎的常见类型包括过敏性鼻炎、局部过敏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过敏性鼻炎和特发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老年性鼻炎通常指的是老年人患有鼻炎,而非一种特殊的鼻炎类型。

随着年龄的增长,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往往会减轻,许多年轻时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步入老年后,症状可能会自然减轻,甚至不治而愈。但是,特发性鼻炎的症状可能会加重,接触冷空气、冷热交替、刺激性气味、辛辣食物、饮酒等,都可能导致鼻部症状更明显,尤其是清水涕增多。

当老年人患有慢性鼻炎时,除了常见的鼻痒、喷嚏、鼻塞、流涕等症状,还可能伴随其他问题。老年人的嗅觉本身就有所下降,慢性鼻炎会进一步加剧嗅觉减退。老年慢性鼻炎患者容易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这可能是鼻涕倒流所致。此外,由于鼻腔黏膜的湿润和加温功能减弱,老年人还可能出现鼻腔干燥、结痂、疼痛甚至偶尔涕中带血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慢性鼻炎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确保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定期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保持鼻腔清洁;避免过度劳累,确保充足的睡眠;戒烟限酒,减少辛辣和油腻食物的摄入;适当进行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治疗慢性鼻炎方法含药物、脱敏和手术。常用药物有鼻喷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抗白三烯类和胆碱能抑制剂,需遵医嘱。慎用鼻腔减充血剂以防药物性鼻炎。脱敏治疗针对过敏性鼻炎,疗程长但有效。无效或并发症严重者可考虑手术,如鼻中隔矫正、鼻甲切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