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警告:这种美味藏着3大健康隐患
- 养生百科
- 16天前
- 9热度
红烧肥肠、卤大肠、爆炒肥肠……这些重口味的“硬菜”,让不少人一边嫌它味重,一边又爱得停不下来,饭都能多吃两碗。然而,你可知道这难挡的美味背后,隐藏着不小的健康隐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这道让人上瘾的肥肠,真不建议你常吃。
肥肠虽然美味,但营养很一般
高脂肪、高胆固醇
猪大肠的脂肪含量高达18.7克/100克,将近20%都是脂肪,此外,猪大肠的胆固醇含量也较高。虽比不上胆固醇“王者”猪脑,但137毫克/100克的胆固醇含量也比猪肥肉更高。猪大肠如此高的脂肪含量,且以饱和脂肪为主,再加上胆固醇含量不低,长期吃又不注意限量的话,将大大增加高血脂、心血管疾病风险。
高嘌呤
提起嘌呤,一些高尿酸、痛风的朋友可能已经开始感到疼痛了,而猪内脏就是高嘌呤食物的代表。猪大肠嘌呤含量为296毫克/100克,妥妥的高嘌呤食物,高于猪肝、猪肺、猪肚、猪肾和猪心,在常见内脏中名列前茅。
致病菌、寄生虫等
猪大肠是盛装食物残渣的部位,再加上内部由粘膜、肌层和浆膜三层构成,存在褶皱和网状脂肪结构,很容易藏匿粪便、污垢、致病菌及寄生虫卵等。一旦清洗不到位,就有一定风险被感染。
想吃肥肠,怎么处理最干净、放心
第一步,用30度左右温水冲洗,帮助去掉粘液和其他污物残留。温度太高可能会使带有腥臭味的物质渗入到大肠中,增加清洗难度。
第二步,加入一大勺食盐和少许白酒,反复揉搓。这是为了用这些颗粒感较强的东西吸附、去掉大肠表面粘液,祛除异味并方便后续清理。依据清洗效果,此过程可能需要反复进行几次。
第三步,有人会在这一步用茶水、或咖啡渣来浸泡清洗猪大肠,目的是进一步去除异味。
第四步,借用水流冲力把大肠翻过来,彻底撕掉内层厚厚的白色脂肪。脂肪是很多异味分子的藏身之所,也会让口感过于肥腻,因此这一步非常重要。
第五步,有人会在去掉脂肪后,再次用面粉或食盐来搓洗大肠。若前期处理效果好,这一步可省略。
第六步,起锅烧水、冷水下锅焯烫大肠。注意一定要多放葱姜和料酒,进一步去腥除味。水开后煮2~3分钟左右可以捞出,过程中记得要不断撇去浮沫。焯烫除了去味,还能降低猪大肠的嘌呤含量。
猪大肠怎么吃更健康
限量吃、低频次吃
考虑到猪大肠的脂肪、嘌呤和胆固醇含量都很高,建议大家一定限量吃,并降低频次。按照建议,每月吃2~3次内脏比较适宜。对于猪大肠这种高脂肪、低营养内脏,就更应降低频次,2~3周吃一次,一次不超过50克比较好。
搭配蔬菜水果和粗杂粮
注意进食顺序,一餐中先吃新鲜蔬果和粗杂粮不仅能延缓、减少猪大肠中脂肪、胆固醇的吸收速度,还能以大量膳食纤维占据胃空间,帮我们被动控制猪大肠摄入量。
选择相对油盐少的做法
猪大肠本就高脂肪,就别再用煎炸烧烤等重油重盐的方式来做了。清洗处理到位的猪大肠,即使采用清炖、凉拌等做法,也不会有太大异味。如果配上合适的香料、把握好火候,就更容易做出美味、清淡的美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