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三类中药
- 中医养生
- 2025-03-19
- 18热度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在健康领域的价值日益凸显。然而,许多人在看到某些中药的功效后,容易将自己的症状与药物功效对应起来,认为自己“适合”服用某类药物,从而盲目购买并尝试。
然而,是否服用中药不能仅仅依据其功效。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服用中药后出现中毒现象,往往是因为药物中含有对身体有害的成分。这些成分在特定条件下在人体内发生反应,导致中毒。
中医自古就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强调单一药物不宜长期服用。然而,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古人虽然知道药物有毒,却无法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机理。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多采用方剂,即多种药物配伍使用。这不仅是为了增强疗效,更是因为药物之间的毒性可以相互制约,从而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任何药物都由多种成分组成,过量服用任何一种成分都可能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人体中毒通常是由于药物成分的毒性或服用不当所致。
慎用三类中药
类型一:含乌头碱的中药
乌头碱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强烈的毒性作用。
一是影响神经传递物质的释放和作用,可能导致头晕、嗜睡、昏迷、抽搐、呼吸抑制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症状。
二是能够引起心肌细胞的损害和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率增快、心悸、心律不齐、血压升高或降低等心血管系统相关的症状。
如果乌头碱中毒剂量较大,或者中毒后不能及时进行干预,可能引起血压急剧下降,导致中毒性休克。
类型二:喊马兜铃酸的中药
早在2019年,一项发表在《肝脏病学》杂志上的研究证实:马兜铃酸是导致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常用中草药的地区。
除此之外,马兜铃酸对人体肾脏有强烈的毒性作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头晕、乏力、心悸等全身中毒反应。
若是长期或大量摄入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表现为腰痛、尿量减少、尿液变浑浊、尿中出现血尿等肾脏相关症状。
常见的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包括马兜铃、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关木通等,如今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全面禁止使用马兜铃酸科中药。
类型三:冲类中药
蜈蚣、全蝎、土鳖虫等虫类中药本身就具有毒性,使用不当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蜈蚣中毒可导致皮肤过敏、心肌损伤、溶血反应,全蝎中毒可引起四肢麻痹、皮肤瘙痒和呼吸麻痹,土鳖虫中毒可导致皮肤过敏、全身无力、腹痛、心率减慢等,严重时均可致死。
如果虫类中药没有经过合适的处理或炮制,可能存在中毒风险。
还有些人可能对虫类中药过敏,导致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如果您对虫类或昆虫有过敏史,应避免使用含虫类成分的中药。
虫类中药可能存在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污染的风险。这些微生物可能引起感染,导致疾病和不良反应。
同时,虫类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中国的传统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切勿私自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