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会导致血糖飙升

乍一听,啤酒似乎与“升血糖”关系不大,但许多人可能不了解,啤酒其实被称为“液体面包”。这一称呼的由来,正是因为啤酒对血糖的影响不容小觑。以血糖生成指数(GI值)为例,白面包的平均GI值约为75,蔗糖为65,而普通啤酒(如酒精含量为4.5%的某品牌啤酒)的GI值高达119,即便是较低的啤酒品种,GI值也在65~90之间。根据标准,GI值超过70即属于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由此可见,啤酒比白面包和蔗糖更容易引起餐后血糖的剧烈波动。

有人可能会疑惑,啤酒中几乎不含糖,碳水化合物含量也较低(每100毫升仅含3~4克),为何会导致血糖波动?

实际上,啤酒中的酒精和麦芽成分会迅速被人体吸收,影响胰岛素分泌和肝脏代谢,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快速上升。因此,尽管啤酒看似“无糖”,其对血糖的影响却不容忽视。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1.消化吸收快

和其他含糖饮料一样,啤酒饮用时不需要咀嚼,而且其中不含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等延缓消化吸收速度的成分。只要喝下肚,其中糖分几乎立刻就会被吸收利用,从而导致血糖的快速升高。

2.短时间内容易摄入过多

人们在喝啤酒时,考虑到酒精含量较低,不少人往往一喝就是几瓶起步。这就很容易导致在短时间内摄入较多且容易吸收的糖分。

3.容易吃下更多食物

喝啤酒引起的血糖剧烈波动,会让人很快感到饥饿,从而容易吃下更多食物,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

当大量摄入酒精后,由于酒精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肝糖原分解的作用,可能会导致血糖降低。这对于本身患有糖尿病,需要血糖水平稳定的朋友来说,可不是好消息。若因低血糖引发头晕、心悸、休克等症状,是相当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