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途径
- 养生百科
- 2025-02-21
- 17热度
病毒性肝炎目前已确定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五种类型,其中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呈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的表现,并有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可能。那么乙型肝炎的传染途径有哪些呢?
乙肝病毒传染的三个途径
1、性传播。包括所有带有体液交换的亲密行为,如深吻等。
2、血液传播。输入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以及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头、牙科器械等)进行手术、注射、针刺等操作,均可能导致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
3、母婴传播。目前在中国,乙肝最主要的传遍途径为母婴传播。预防乙肝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实现,疫苗的接种方案一般为第一次接种后一个月和半年分别加强一次,经过这样的程序,95%以上的健康人能够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从而获得对乙肝的免疫力。接种疫苗后不能产生抗体的一小部分人,有一些是已经感染了微量的乙肝病毒,只是一般设备无法检出而已(这种情况可通过PCR的HBV-DNA检测获得确认),这些人应该按照“病毒携带者”处理。其它的人通过加大疫苗剂量等手段,最终都能获得对乙肝的免疫力。
4、医源性传播:在医疗或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可能导致乙型肝炎病毒的医源性传播。这包括使用受污染或消毒不严的针管、针头、采血器等医疗器械。
综上所述,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以及密切接触传播。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卫生意识、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范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