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如何早识别早干预

儿童孤独症,多发生在婴幼儿期,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儿童精神障碍,这种病涉及感知、语言、情感、智能等多种功能的损害。孤独症一般起病于3岁以内,男孩多于女孩。 主要表现有:
(1)孤独离群。患儿没有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和要求,对集体生活环境不适应。看别的儿童玩而自己不参与;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漠不关心,甚至当别人喊他时也不理不睬。
(2)情感冷淡。
(3)缺乏社会交往的技巧。
(4)言语障碍。大多数患儿言语发育迟缓,平常话很少,显得很安静。有的即使会说,也不愿说。

(5)脑部智力大多低于正常人,只有20%的患儿智商高于正常人或与正常人相当。
(6)对某些物件,如一只杯子、一块砖,表示出特殊兴趣,甚至产生依恋,而对亲人却不产生依恋。

孤独症的早识别与早干预是一个系统性、科学性的过程,它要求家长、教育工作者以及医疗专业人员具备高度的敏感性和专业知识。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使用专业的筛查工具,并及时寻求专业评估,我们可以更早地识别孤独症,从而为儿童提供及时的干预和支持。孤独症的早识别与早干预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孤独症儿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