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安排夜间饮食

睡眠不佳时,不妨试试调整夜间饮食,以“食疗”改善睡眠。

把控进食时间很关键。为减少对睡眠期间血糖的影响,应将进食安排在睡前3 - 4小时,同时避免过量饮食。过晚进食或暴饮暴食,都可能让肠胃在睡眠时仍“加班”,影响睡眠质量。

晚上尤其是临睡前,要远离大份高热量、混合型膳食,像高脂肪、高糖食物及甜品等。这类饮食易致夜间血糖波动,加重胃肠负担,还可能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风险。

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食物。若想促进睡眠,可选小份、低热量但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少量全谷物、酸奶,搭配富含褪黑素的樱桃、葡萄、坚果等。褪黑素能调节生物钟,帮助我们更快进入睡眠状态。

对于想增加肌肉的人和老年人,睡前摄入少量高蛋白食物,如酪蛋白、乳清蛋白,有助于增加肌肉蛋白合成,改善晨起代谢和饱腹感,保证肌肉量,让身体在夜间更好恢复。

肥胖人群可将夜间进食与定期运动训练结合。研究发现,这样做能减少夜间进食对代谢的不良影响,如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所以,晚间进行轻度运动,有助于平衡夜间进食的代谢效应。

总之,睡前适量吃些复合碳水化合物是不错的选择,但关键要选对食物、控制好量。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和作息节奏,让身体在夜晚得到充分休息,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