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吃饭边生气,心脏很受伤!
- 养生百科
- 2025-04-19
- 19热度
你有过一边吃饭一边生气的经历吗?工作压力大时,很多人会带着情绪吃饭,甚至靠暴饮暴食来缓解焦虑。然而,这样的习惯可能正在悄悄伤害你的心脏。《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曾发表研究指出,长期带着负面情绪吃饭,即使是健康的心脏也可能受损。
情绪如何通过饮食伤害心脏?
压力、焦虑、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会让大脑进入应激状态,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促使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加速葡萄糖消耗,从而刺激食欲。这时,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摄入更多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试图通过暴饮暴食来缓解情绪。
虽然大吃一顿可能带来短暂的舒适感,但长期如此会导致肥胖、内分泌紊乱、高血脂等问题,进而增加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
坏心情攻击心脏的“三重伤害”
不良生活习惯:焦虑、抑郁的人更容易吸烟、酗酒、熬夜、缺乏运动,这些行为都会直接增加心脏病风险。
激素影响:紧张、恐惧等情绪会刺激肾上腺素飙升,使血管持续收缩,长期如此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发高血压、冠心病。
炎症反应:长期心理压力会促进体内炎症因子释放,损害血管内皮功能,进一步威胁心血管健康。
如何避免“情绪化进食”?
先调节情绪再吃饭:如果心情很差,不妨先深呼吸、散步或听音乐,等情绪平复后再进食。
选择健康食物:情绪低落时,尽量用水果、坚果代替高热量零食,减少身体负担。
培养减压习惯:规律运动、充足睡眠、正念冥想等都能帮助稳定情绪,降低对“情绪化进食”的依赖。
心脏健康与情绪息息相关,学会管理压力、调整心态,才能让心脏更长久地保持活力。下次吃饭时,记得先放下坏心情,好好享受美食吧!
本回答由 AI 生成,内容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
开启新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