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通勤、工作、做家务,都可保护心血管

当前健康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应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身体活动,亦或是同等强度的二者组合。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工作繁忙、缺乏运动场地等各种原因,难以达到这一身体活动目标。不过,近日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新研究,为我们带来了新希望。

该研究表明,偶然的身体活动,即日常生活中的非锻炼性身体活动,像通勤、工作、做家务或其他家庭活动,尤其是中高强度的偶然身体活动,任何活动量都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且身体活动量越高,风险下降越明显。这一发现对于不愿意或无法开始并坚持结构化运动计划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研究共纳入24139名不参与结构化运动计划的成年人,其中56.2%为女性,平均年龄61.9岁。经过平均7.9年的随访,以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新发非致死性中风、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以及心血管死亡)、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偶然身体活动量与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之间呈L型关联。当身体活动能量消耗(PAEE)大约为35 - 38 kJ/kg/d时,风险最低,此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风险分别降低51%、67%、69%。中位PAEE(24.9 kJ/kg/d)对应的上述事件发生风险也分别降低46%、62%和63%。

任何活动量的高强度或中等强度偶然身体活动,都与终点事件发生风险降低相关。每天高强度或中等强度偶然身体活动分别达到14分钟和34 - 50分钟时,风险趋于平稳。中位水平的高强度(每天4.6分钟)或中等强度(每天23.8分钟)偶然身体活动,分别与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38%和50%有关。不过,每天轻度偶然身体活动仅超过130分钟时,才与心血管风险降低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1分钟的高强度偶然身体活动,相当于2.8分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至3.4分钟(心血管死亡)中等强度偶然身体活动,以及34.7分钟(心血管死亡)至48.5分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轻度偶然身体活动。

这项研究结果凸显了偶然身体活动对心血管健康的潜在价值。它提醒我们,即使无法进行系统的运动,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偶然身体活动也能为我们的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让我们重视起来,充分利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身体活动,为自己的健康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