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癌症高发,是猪肉惹的祸?
- 养生百科
- 2025-02-24
- 15热度
近年来,关于猪内脏的种种不利传闻在食材采购的社群中频繁传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疑虑。时而有声音指出猪肝含有毒素,应避免食用;时而又有人担忧猪肠的卫生状况,同样建议忌口。面对这些众说纷纭的观点,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有没有一个权威、可靠的说法来澄清这一切?
更有甚者,将我国癌症发病率上升的原因归咎于猪肉消费过多,理由是猪肉作为红肉,具有致癌风险。这种说法真的站得住脚吗?让我们一探究竟。
我国癌症高发,是猪肉惹的祸?
在2015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已经将 红肉(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等色泽鲜红的肉类)归类为“2A级潜在致癌物质”。
那么,“2A级潜在致癌物质”具体意味着什么呢?它表明这类物质 对人类可能具有致癌性,但目前相关证据尚不充分,而在实验动物身上则已证实具有致癌作用,且证据确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红肉 并非绝对禁食,但考虑到其“潜在的致癌风险”, 建议大众应适度控制摄入量。
中国营养学会为成年人每日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提出了建议:鱼虾类应为50至100克(相当于1到2两),畜禽肉类则应为50至75克。
对于那些肉类摄入量偏高,尤其是猪肉摄入过多的个体,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鸡、鸭、鱼等肉类的比例。
归根结底, 癌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如遗传、环境、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大家无需因担忧猪肉可能增加患癌风险而完全避免食用,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在于实现膳食的平衡与营养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