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这些养生误区请“绕行”

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已过,意味着夏尽秋来,金风渐至。古语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很多人想趁此时,滋补下身体,但秋季养生究竟该怎么“养”为宜?下面真真带大家盘点常见秋季养生误区,一起科学健康养生。

 

误区一

“春捂秋冻”强体质?

真相:春捂秋冻要因人而异,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肾病、胃病患者不宜“冻”,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冻”得适度。最好的办法是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不用过早穿得太厚实,适度即可。

误区二

“贴秋膘”好过冬?

真相: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不同于古人,日常饮食已经可以保障我们摄入足够的脂肪、蛋白质和营养。立秋后适当“贴秋膘”进补,可以提高人体的脏器功能,但要因人而异。对于老年人、儿童、胃火旺或肥胖者,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高蛋白高脂肪的摄入一定要适量,否则容易“上火”或积食造成消化不良。

 

误区三

秋季进补多多益善?

真相:适当进补有益健康,但不可滥补,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量服用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选择食品、药品前,可向专业医师咨询,对症进补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误区四

“秋瓜坏肚”伤肠胃?

真相:“秋瓜坏肚”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绝对不能吃。进入秋季,天气比较干燥,很多人通过食用瓜果来补充水分,而常吃的瓜果属寒凉性质,过多食用,易引发胃肠道疾病。但也不要过于恐惧“秋瓜”,只要适量,一般不会有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