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可降低死亡风险,最佳步数多少?
- 养生百科
- 2025-03-19
- 12热度
近日,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公共卫生》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该论文对1999年至2018年间来自亚洲、澳洲、欧洲和北美洲的15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涉及47,471名成人和3,013例死亡案例。
研究结果显示,每日步数最多的四分位数成年人相比步数最少的四分位数,其全因死亡率降低了40%至53%。步数与全因死亡风险呈负相关,且这一关系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但会随年龄变化。
对于6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每天走6000-8000步时,死亡风险降低趋势渐缓;60岁以下成年人则需每天走8000-10000步才能达到相似水平。超过这些步数后,对延长寿命的额外益处有限。
对于老年人而言,选择在合适的时机走路至关重要。
第一,刚吃完饭,不适合马上走路
很多老年人刚吃完东西,马上迫不及待去走路,殊不知这样做对健康一点好处都没有,刚吃完饭的时候,大量的食物堆积在胃内,这个时候马上去走路,很容易引起腹内压的增加,此时非常容易导致食物的反流,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第二,晨起空腹,不适合去走路
很多老年人,喜欢晨起之后空腹出去走走,其实这样做也非常不利于健康,原因很简单,晨起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很快会迎来一天之中血压最高的阶段,这个时间段里,显然不适合运动。
空腹走路,还有一个潜在的风险,那就是非常容易引起低血糖。
第三,生病的时候,不适合走路
虽然走路有利于提高免疫力,但是那要在老年人没有生病,精力和体力都比较充沛的时候才去做,如果老年人生病了,特别是疾病还没有控制稳定的时候,显然是不适合走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