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有哪些症状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的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升高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类的眼压范围通常在 10mmHg~21mmHg 之间,正常情况下,双眼的眼压应该保持一致,差异通常不应超过 4 至 5 mmHg。

此外,眼压在一天中可能会有波动,但通常这种波动不会超过 8 mmHg。当双眼的眼压情况超出上述正常范围时,应考虑青光眼的风险(不同测量方法可能有差异,需要结合临床评估)。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是在正常范围内,被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对于这部分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的可能性就更加困难。

青光眼有哪些症状?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同患者因青光眼类型及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症状也有所差异。青光眼常见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虹视:是指患者在晚上看灯光时,可能会看到灯周围有彩虹一样的光晕。

眼胀、眼痛:青光眼患者可能会感到眼球胀痛,尤其是在夜间或长时间用眼后更为明显。眼压急剧升高时,这种疼痛可能更为剧烈,甚至伴有头痛。

眼红、畏光、流泪: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眼球因为充血出现眼红的症状,同时,因为眼压升高导致瞳孔散大出现畏光现象;还会因为眼压高导致的角膜水肿及角膜上皮的损伤出现流泪的症状。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是在眼压急剧升高时。有些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患者甚至因为胃肠症状而走错了就诊科室。

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由于青光眼所导致的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和视野范围逐渐变窄的症状;这种变化通常是逐渐发生的,不易察觉,一般病情发展至中晚期才可能被觉察。

考虑到青光眼的严重性,如果咱们符合其中一条甚至几条高危因素,就更要注意用眼健康和定期检查。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接下来咱们再聊聊青光眼的防治。

青光眼的预防与治疗

考虑到青光眼疾病的特点及发病机制,对于青光眼的预防主要需要注意以下3 个方面:

1、定期进行眼科检查:40 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等高危人群更应缩短检查间隔或提早进行检查。2、控制全身疾病:积极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疾病,降低青光眼发生的风险。3、避免滥用激素:局部和全身激素药物的应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避免长期使用或滥用。

青光眼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医生通常根据患者青光眼的类型及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或者联合治疗。此外,我们也要注意眼睛的日常保健,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注意用眼卫生,保持充足的睡眠,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