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科学保养脾胃

  中医的脾胃和西医的脾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西医里脾胃指两个独立的消化道器官,而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在所有脏腑功能中长期占据“C位”,古代名医李东垣有言“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在医学范畴内,脾胃病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它主要聚焦于胃肠道疾病;而广义上,脾胃病则涵盖了所有消化系统相关的病症。脾胃被形象地比喻为人体健康的“土地”,其健康状况不仅关乎消化本身,还与结节病、代谢性疾病及亚健康状态等息息相关。

  脾胃虚弱时,身体会发出多种信号,如食欲不振、疲惫乏力,尤其在夏季,还可能伴随反酸、腹胀等不适症状。这一系列表现都在提醒我们,脾胃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呵护。

  夏日炎炎,冷饮成为了许多人消暑的首选,但这无疑给脾胃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了调养脾胃,饮食上应尽量避免直接摄入冷饮。一个简单的做法是,将冰镇饮料放置片刻,待其温度与室温相近时再饮用,以减少对脾胃的刺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大量饮用冰啤酒等过凉食物,可能会诱发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健康问题,因此,夏季应坚决避免这类饮食习惯。

  假如吃了凉的食物,如何降低对脾胃造成的伤害?可以采取食补方法。比如吃海鲜时,可以配一点紫苏或姜茶来纠正寒邪。寒邪一旦侵入时间较长,会真正损伤脾胃,难以通过食补调整过来。如果需要使用药品,应根据病人具体表现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

  另一方面,夏季阳气外露,脾胃的消化功能变弱,很多人不想吃饭就是因为脾胃虚弱。这时再吃进不易消化的食物,就会增加负担,从而造成很多疾病。夏季饮食要清淡,推荐食用红豆、薏米、莲子、莲藕、木耳、芡实等食物,既不伤脾胃,还能健脾祛湿,有利于保养肠道。

  夏季容易肝火旺、心火旺,这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情绪。中医讲“五行”,肝火一旺,脾就会变虚,比如有些人生气就会不想吃饭。因此,夏季注意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也是对消化道的一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