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肺方法

中医视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协同则消化顺畅,营养均衡。然“胃强脾弱”者,消化失衡,饭后常感腹胀、嗳气,大便异常,营养难以输布全身,致疲倦乏力、精神萎靡。

防治此症,需“扶弱抑强”,饮食与运动并重。饮食宜七分饱,忌油炸、辛辣,多食燕麦、荞麦等粗粮,饮水充足,配以芹菜、菠菜等纤维蔬菜,增饱腹感。日常可选药食同源之物,如茯苓、白术、薏苡仁、陈皮、山楂、栀子等,煮茶泡水,强脾调胃。特此推荐几款中药代茶饮,理气健脾,消食化积,补脾和胃,助您恢复脾胃健康。

中医认为情志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肺在志为悲忧,过度悲伤或忧愁会损伤肺气。在生活中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陷入长期的悲伤、忧愁情绪中。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倾诉等方式宣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笑对养肺也很重要。中医有“常笑宣肺”的说法,笑能使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大,促进肺部气体交换。每天保持笑容不仅能让心情愉悦,还能起到养肺的作用。

穴位按摩是中医养肺的独特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肺经气血,增强肺的功能。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时用双手拇指指腹轻轻按揉,每次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经常按摩肺俞穴能补肺益气、止咳平喘。太渊穴位于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用拇指指腹按揉太渊穴,每次1-2分钟,可促进肺经气血运行,增强肺的功能。膻中穴位于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用掌心轻轻按揉膻中穴能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中医讲究顺应四时养生,养肺也不例外。春季阳气上升,万物复苏,应早睡早起,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肺气的生发。夏季气候炎热,应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秋季气候干燥,是养肺的关键时期,应注意滋阴润燥,可适当增加室内湿度,多喝温水。冬季气候寒冷,要注意保暖,避免寒邪伤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也至关重要。经常开窗通风能减少室内细菌、病毒的滋生,为肺部营造一个清洁的环境。戒烟也是养肺的重要举措,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对肺部伤害极大,戒烟能有效降低肺部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