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药对肝脏不宜
- 中医养生
- 2025-03-17
- 13热度
中药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并非所有中药都适合每个人,尤其对于肝脏功能不佳或有肝病的人群,某些中药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甚至造成损伤。
1、何首乌
说起何首乌,很多人应该很熟悉。何首乌,其块根可以入药,有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消痈等功效;制首乌可以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补益精血,是很常见的贵细中药材。但是这几年因为吃何首乌或者含有何首乌制剂的药物导致肝衰竭的报道层出不穷。
甚至国家药监部门都发出警示,提醒注意含何首乌制剂的肝脏风险,并要求含何首乌的保健品标明用量并标注其增加肝脏风险的提示。何首乌的肝脏损伤个体差异很大,研究发现跟极少数人群存在易感基因有关。
2、白果
乍听之下大家似乎绝对这种药材非常陌生,但其实白果就是银杏树的果实。从中医角度来看,白果具有润肺止咳的效果,在炮制之后即可入药。即便是现在,有很多止咳的中成药物中,也含有白果成分。但是,白果的果仁中却存在有害成分,这包括了苦杏仁苷、银杏酸等;
如果大量食用没有经过炮制后的白果,又或者是没有完全熟透的白果,不仅可造成消化道不适,同时还可能会诱发肝中毒!
3、雄黄
性味辛、温,有毒。入肝经、大肠经,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临床中常用于治疗疮疖疔毒、疥癣、虫蛇咬伤等。但是雄黄含有二硫化二砷,这二硫化二砷既是有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若大剂量或长期按一定剂量服用可引起蓄积中毒,最终导致我们的肝、肾受到损害。
4、土三七
很多人都对土三七和三七认识不足, 土三七属景天科植物,三七属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土三七味甘、微苦、有酸味,误食过量会造成肝损伤;三七入口很苦,但马上回甜,无辛辣、酸麻等味道。
三七中有一种生物碱叫吡咯烷,肝脏代谢后,这种物质会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和肝脏小静脉增厚,增加转氨酶和胆红素,并导致腹水和肝硬化。
5、黄药子
黄药子药用价值很高,但也具有一定副作用,部分患者在服用后很容易出现咽喉,舌头口腔有灼烧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昏迷呼吸困难,威胁生命健康。
使用黄药子治病时,一定要严格注意黄药子的用量同时也要搭配,其他可以缓解黄药子药性的药品,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也能有效减少对肝脏的损伤。
6、鱼胆
鱼胆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止痛的功效,可治目赤肿痛以及咽喉肿痛等。虽然鱼胆能入药,但也没有明确的记载着它的功效和作用,生活中很少会有医生利用鱼胆剂疗疾病。
部分情况下,鱼胆通常会做成别的中药材辅佐用药。虽然鱼胆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但误食之后也会出现中毒现象。
因此,在使用中药时,尤其是长期服用或大剂量使用,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对肝脏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同时,定期检查肝功能,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