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肠胃总”闹别扭” 教你三招应对 轻松度过换季期
- 养生知识
- 8小时前
- 19热度
初秋时节,天气由热转凉,昼夜温差增大,不少人的肠胃开始"闹别扭",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频频发生。中医认为"夏秋之交,脾胃最易受伤",夏季贪凉饮冷积累的寒湿,遇上秋季干燥凉爽的气候,很容易导致肠胃功能紊乱。今天就来分享三个实用妙招,帮您轻松应对初秋肠胃问题!
一、初秋肠胃为何容易"闹情绪"
了解原因,才能更好应对。初秋肠胃问题多发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温差变化大,肠胃易受刺激
初秋时节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早晚凉爽,午间仍热。这种温差变化会使肠胃血管收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导致消化功能减弱。
夏季遗留问题爆发
夏季人们多喜食生冷食物,如冰镇饮料、凉拌菜、冰淇淋等,这些寒凉之物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到了初秋,这些积累的"寒湿"开始显现影响。
饮食结构突然改变
夏季多食清淡凉爽食物,入秋后人们往往开始进补,食用较多油腻、滋补食物,这种饮食结构的突然变化让肠胃难以适应。
秋季干燥影响消化液分泌
秋燥不仅影响呼吸道,也会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肠道燥湿不济,从而引起便秘或腹泻。
二、教你三招,轻松应对肠胃问题
第一招:饮食调理——"温、软、淡、鲜"四字诀
温食为主,避免生冷
多吃温性食物:南瓜、山药、红枣、生姜等食物有温中健脾的功效
早餐喝碗温粥:小米粥、山药粥、南瓜粥都是养胃佳品
避免冰镇食物:初秋时节尽量不喝冰镇饮料,少吃生冷食物
细软易消化
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烧烤
食材切细切碎,减轻肠胃负担
推荐食物:蒸蛋羹、烂面条、土豆泥等
清淡调味
减少辛辣刺激调料的使用
控制油盐摄入量
可用天然香料如姜、葱、蒜提味
新鲜食材
选择当季新鲜蔬菜水果
避免食用隔夜饭菜和不新鲜食物
推荐两款初秋养胃食疗方
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5颗,加水煮沸,代茶饮
山药小米粥:山药100克、小米50克,煮粥食用
第二招:生活习惯调整——防寒保暖+适度运动
注意腹部保暖
夜间睡觉盖好被子,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早晚出门可适当添加衣物,避免腹部受凉
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促进血液循环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作息,不熬夜
定时定量进食,避免饥饱不均
饭后散步15-20分钟,助消化
适度运动
选择温和运动: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饭后不宜立即运动
每天按摩腹部: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促进肠蠕动
第三招:情志调养——保持心情愉悦
情绪稳定很重要
中医认为"思虑伤脾",过度忧虑会影响消化功能
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适当放松
听轻松音乐、阅读、冥想都是不错的放松方式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社交活动
多与朋友交流,分享快乐
参与轻松愉快的社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