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这些误区要避免

与成人不同,儿童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较成人更为敏感。如果用药不当,不仅影响患儿健康,甚至可能引发药物中毒等问题。那么,儿童该如何合理用药?家长给儿童的日常用药上又存在哪些误区?

  抗微生物药使用要慎重

  区分感染性疾病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至关重要。严重的细菌感染需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否则可能恶化成败血症、脑膜炎等重症。细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难以自行判断,联合用药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防药物毒性增加。

  减少抗菌药物使用,有助于降低耐药性。一旦使用,务必保证足量、足疗程,以彻底杀灭细菌,避免耐药菌产生。

  抗菌药物的疗效并不取决于其价格或等级。怀疑细菌感染时,应配合医生采集标本进行细菌敏感性测试,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且必须有医生处方。家长切勿仅凭经验和症状,擅自给孩子使用剩余的抗菌药物。

  正确选择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儿童最常用的退热药,一般口服或直肠给药。布洛芬制剂与对乙酰氨基酚一样,副作用少,是儿童退热的一线用药。需要注意的是,二者只可选其一,不可联合使用,目前临床上尚没有联合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

另外,大部分感冒药中都含有退热药成分,如果没有专业指导,不可采用“感冒药+退热药”的方案,以免酿成药源性肝损伤或其他不良后果。

 有些药不能用牛奶送服

大部分抗菌药物不宜与牛奶同服,否则抗菌效果会严重“打折”,甚至完全失效。牛奶中的蛋白质容易与乳酸钙、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等常用的钙、锌制剂形成凝块,破坏吸收,削弱药效,加重胃肠道负担。牛奶中的磷还容易使铁剂沉淀,不利于铁元素吸收,影响补铁效果。

提醒广大家长,孩子用药一定要听从医师和药师的指导,切不可自作主张,以免引发不良后果。同时,用药时也一定要选择适合儿童服用的药物剂型,不宜选择成人用的药物,不仅药物剂量不好折算,还容易带来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