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的宝宝,家长如何帮助他们获得安全感
- 养生百科
- 2025-03-20
- 15热度
研究发现,安全感是学习动力的源泉,生存、学习与安全感三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对孩子而言,只有获得充足的安全感,他们才会有动力去探索和学习。换句话说,孩子的安全感越强,其学习能力往往也越出色。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对此有所阐述,他将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其中安全需求仅次于生理需求,属于基本需求之一。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容易滋生敏感、自卑等心理问题,表现为社交恐惧、不敢与人交往等。这些问题凸显了安全感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缺乏安全需求的孩子主要有以下表现。
1、特别依赖妈妈。
2、不愿和妈妈分离,上幼儿园哭闹。
3、内向、没有主见。
4、有很多小动作。
由此可见,缺乏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的可怕,那么怎么样才能给孩子安全感呢?
其实就是让孩子感到“安全感”,给孩子建立安全管理这种事在孩子 0-3岁是最有效的。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一、0-6个月的宝宝没有办法用言语表达他们的需求,只能通过哭闹来传递。但是有时候家长不能准确的来了解孩子的需求甚至是弄错了孩子的需求,这样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所以父母要准确的给予孩子他们的需求,并且充分满足宝宝,使他从小就知道爸爸妈妈对他的爱与关心使他得到安全感。
二、宝宝到了6-18个月,就可以用各种表情来向妈妈传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那时候妈妈可以鼓励孩子独立去做一些事,鼓励孩子去探索世界,在孩子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要对宝宝的各种情绪给予回复,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爸爸妈妈保护的。
三、18-30个月的宝宝的自我意识增强,并且开始反抗爸爸妈妈,这个时期的孩子将会经历他们的第一次的叛逆期,对于父母的要求他们不一定遵循,所以那时候妈妈们就可以制定一些家庭规则了。
四、30-36个月的宝宝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语言和行动能力,这时候宝宝的精神需求也在发展,所以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排解孩子的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