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阴阳学说”,理解了这三方面,指导生活很有意义
- 养生百科
- 2025-07-03
- 11热度
我们知道,中医理论里,有一个“阴阳学说”。你知道吗?,阴阳学说其实来字道家学说。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物质组成的,在这一点上,很类似于现代科学对事物的研究,发现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我们可以用这种思维来理解“阴阳”。
阴阳
由于阴阳学说是一种基础学说,所以才能包罗万象,我们见到的任何事物,几乎都能用阴阳学说进行分析和理解,这个分析和理解,是不同于现代科学的角度和思维的。我认为,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如果理解透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很有积极作用的。

阴阳气血
1、阴阳的两面性:
阴阳的两面性,是指判断一种事物时,有一种“非此即彼”的属性,不可能同时属于阴阳。这里的“同时”,是指同一层面和同一维度而言。这种“两面性”的特点,和我们生活总那些事情类似呢?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知道,水能让火熄灭,我们想要生火的时候,就要避免有水的存在,从而得知,生火的材料、生火的环境都需要更干燥,才能燃气熊熊大火。这其实就是“阴阳学说”衍生出来的一个生活常识,只是因为已经成了我们的一种本能,反而忽略了其最初的来意。
2、阴阳的互补性
在中医的阴阳学说里,是用“互根”来形容的。意思是指阴阳本身是相互依存的,不能脱离某一种单独存在。没有阴就无所谓阳,没有阳也不会有阴。这一点,对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有非常合理的诠释。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其实就是一种阴阳的互补。是指在特殊情况下,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就像生活中的“乐极生悲、否极泰来”,都是这方面最形象的解释。于是,理解了阴阳,就能让我们遇事冷静,能够看透事物发展的更深层次,从而分析、掌握其内在联系,减少很多的困扰。

3、阴阳的纠缠性
说是纠缠,其实也可以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来形容。“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而且阴中又有阳,阳中又有阴,所谓“阴中之阳、阳中之阴”。理解了这一点,我们的生活中就能减少“武断”,充分认识到凡事都有内在的、不可抹杀的相互交错。
就如同生活中的争执,一方面,争执会让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发生波折,有时候却也会让道理越辩越明;争执的每一方,胜利者可能会产生道义上的包袱,失败者可能得到“知耻而后勇”的决心,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在哲学上也是说得通的。我认为也可以归纳入阴阳的纠缠性里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