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酸痛和拉伤的区别
- 养生百科
- 2025-04-19
- 13热度
肌肉酸痛和拉伤的区别
肌肉酸痛,是过度运动后的常见“信号”。在进行力量训练,或是尝试不熟悉、强度过大的运动时,比如突然增加运动量或新增运动项目,身体便会通过肌肉酸痛与不适发出“休息令”。这种酸痛通常在适当休息后会自行缓解,且再次进行相同训练时,酸痛感会明显减轻甚至消失,这是身体在适应运动强度并促进肌肉修复与增长的正常反应。
而肌肉拉伤,则是运动中的“意外伤害”。它发生在肌肉突然收缩或过度牵拉时,导致肌纤维撕裂或断裂。拉伤程度不同,症状各异:轻微拉伤时,运动中虽感疼痛但尚能活动;中度拉伤时,可能伴随“啪”的声响及血肿;严重拉伤时,肌肉完全撕裂,活动能力几乎丧失。据统计,肌肉拉伤在运动损伤中占比超25%,尤以大腿后肌群拉伤最为常见。
如何辨别是肌肉酸痛还是肌肉拉伤?
当肌肉传来疼痛信号,准确判断是肌肉拉伤还是普通的肌肉酸痛,对于后续处理非常关键。接下来,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三种简单却有效的辨别方法:
方法一:感知法
肌肉酸痛具有明显的延迟特性,一般在运动结束后的第二天,身体才开始察觉到不适。这种不适的程度相对较为缓和,呈现出弥漫性的特点,让人感觉肌肉发酸、发紧,同时伴有无力感,但通常会在一周内逐渐消退。
肌肉拉伤所引发的疼痛,在受伤后短时间内便会显现。其疼痛不仅强烈尖锐,还伴随着显著的无力感,并且持续时间往往超过一周。
方法二:按压法
用手指按压并感知伤痛处肌肉,如果是正常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往往酸痛面积较大,且有对称性。而肌肉拉伤,则通常为某点疼痛,无对称性。
方法三:收缩拉伸法
正常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在缓慢拉伸酸痛部位肌肉时,因紧张的肌肉纤维得以舒展,血液循环得到改善,疼痛感通常会随之减轻。相反,当用力收缩处于酸痛状态的肌肉时,肌肉内部压力瞬间增大,酸痛感会明显加剧。
肌肉拉伤由于肌肉纤维已受损甚至断裂,拉伸受伤肌肉会进一步牵拉损伤部位,致使原本就脆弱的受伤处遭受更强烈的撕扯,从而导致疼痛感显著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