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膝是怎么产生的?
- 养生百科
- 2025-04-17
- 14热度
在跑步爱好者的圈子里,“跑步膝”这个词并不陌生,很多人习惯将跑步后膝盖出现的疼痛统称为跑步膝。实际上,它更精准地指向跑步人群中常见的膝关节外侧疼痛,这往往源于外侧一根名为髂胫束的肌腱,在跑步时与股骨外侧髁反复摩擦,致使该处滑囊发炎,进而引发疼痛。
从医学专业角度来看,“跑步膝”被称为髂胫束综合征或髂胫束摩擦综合征。髂胫束位于大腿外侧,是维持髋、膝关节外侧稳定的关键结构之一。站立时,即便下肢肌肉无需用力,我们也能长时间保持站立姿势,这得益于髂胫束处于张紧状态。
然而,当髂胫束过度紧张时,跑步过程中它就会与股骨外上髁持续摩擦,触发炎症反应,导致膝盖和大腿外侧疼痛,即髂胫束综合征。该病症不仅常见于跑步爱好者,也是他们膝关节外侧疼痛的主要原因。此外,经常骑自行车、进行深蹲锻炼的人,甚至没有运动习惯的人,都有可能患上此症。
膝关节在反复屈伸,尤其是负重情况下(如跑步和骑车),髂胫束与股骨下端侧面骨头突出部分的摩擦会不断加剧,严重时便会引发炎症与疼痛,特别是在从静态开始动作的瞬间,疼痛尤为明显。
预防髂胫束综合征,放松髂胫束至关重要。日常和运动前后,可通过滚泡沫轴进行规律放松,有助于其组织修复和活动度改善。具体动作要领为:侧身单肘撑地,将大腿侧面压在泡沫轴上,另一只脚撑在身体前方保持平衡,然后上下滑动身体,让泡沫轴在腿部侧面来回滚动。若滚动时发现明显的酸痛点,可多花时间按摩这些位置,也可双腿并拢收紧,增加按摩压力。若感觉泡沫轴滚动过于酸痛,也可用按摩滚轮或手掌根部沿着大腿外侧滑动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