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出现3种变化需要就医
- 养生百科
- 2025-03-28
- 13热度
正常的口腔黏膜是粉红色的,表面湿润、光滑、柔软、有弹性,无斑点,无条纹。如果出现颜色变化,可直接反映黏膜的异常,有人以为是口腔溃疡,但可能是癌前病变:
白色斑点或斑片
口腔白斑病属于癌前病变,约3%~5%会发生癌变,口腔各部位黏膜均可出现。表面通常有溃疡或糜烂,呈疣状或颗粒状、患者可能会感觉黏膜粗糙、木涩、发硬。在去除局部刺激因素2~4周后,若白斑溃疡面没有变小或消失,应进一步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天鹅绒样的红色
黏膜出现鲜红色、柔软(似天鹅绒样)且边界清楚的斑片,红斑内偶尔间杂小白点,甚至是颗粒样的小结节,多见于中年男性,也是一种癌前病变。
棕色或黑色斑点
口腔黏膜上若出现棕色或黑色的斑点,且这些斑点呈孤立散在分布,直径未超过1毫米,颜色均匀一致,并未凸出黏膜表面,这很可能是细胞黑色素增多所导致的颜色变化。对于这种情况,建议每3到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观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口腔内的黑斑有时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口腔表征,例如色素沉着肠息肉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以及黑色素瘤等,因此需引起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