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有致癌风险,是真的吗?

网上关于牙膏中含有致癌成分的说法,主要涉及一些化学物质,如三氯生(Triclosan)和某些防腐剂(如对羟基苯甲酸酯)。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牙膏中的这些成分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会致癌。监管机构对个人护理产品中的成分有严格的安全标准,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符合标准的牙膏。如果你对某些成分特别担心,可以选择不含这些成分的天然或有机牙膏。
1.过氧化氢
这种成分是常见的漂白剂,被常用于美白牙膏中,认为可以通过刷牙把牙变白,后来又研究发现过氧化氢也会对口腔粘膜产生致癌效应。但任何东西只要遵循适量原则,其实也不会产生太大损害,而且牙膏中添加的过氧化氢往往很少,就算每天使用,也不会穿过人体的防御机制,更不用说毒性。

 

2.微塑料
有人认为牙膏中添加的微塑料会导致塑料残留,进而损伤口腔黏膜,长期积累易产生持续性伤害,增加致癌风险。但实际上这些直径<5mm的塑料颗粒主要的作用其实是为了增加刷牙时的摩擦力,帮助去除牙齿上的污垢和色素,而且这种成分还不止添加在牙膏中,很多化妆品也会使用这种成分,用来增加产品的粘稠度和质感,甚至人体中也会产生这种微塑料颗粒。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牙膏可能存在一定健康风险:

 

1.三氯生
含三氯生的牙膏,比如市面上常见的抗菌、防蛀等牙膏大多含有此成分,根据研究发现,三氯生是有一定致癌风险,在动物实验中还可以观察到三氯生对结肠炎症和相关结肠肿瘤的不利影响;加上三氯生如果喝含氯的自来水反应后,可能会产生氯仿,增加肝癌风致病风险。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牙膏用原料规范(GB22115)》,对牙膏使用三氯生成分规定用量不得超过0.30%。

2.二氧化钛
这种成分多以食品添加剂出现,按标准添加一般不会产生太大损害,根据《牙膏用原料规范(GB22115) 》中标准规定,牙膏中的二氧化钛最大历史使用量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