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易生湿,重在祛湿邪
- 中医养生
- 2025-02-26
- 16热度
2月18日是雨水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里第一个跟降水有关的节气。中医专家说,这时候阳气开始上升,湿气也越来越重,天气一会儿暖一会儿冷。要想养生防病,关键是要祛湿、健脾、疏肝和防风御寒。
中医认为,湿气是阴邪,容易伤害脾阳。雨水时节,湿邪和风邪一起,可能会让人长湿疹、荨麻疹、痤疮这些皮肤病,所以得提前预防。生活作息上,要跟着自然规律走,早睡早起,但别急着减衣服,特别是要保护好颈背、腰腹和下肢,别让寒湿侵袭身体,也别让湿气在体内生成。屋里得常通风,被子得多晒晒,去湿防潮。
吃的方面,推荐茯苓山药粥、玫瑰理气茶这些,能健脾化湿、疏肝理气。甜食、油腻、生冷的食物,比如冰淇淋、生鱼片、凉拌菜这些,尽量少吃,要不可能会助湿生痰,让皮肤问题更严重。
雨水时节,空气湿度大了,湿邪会让脾胃受影响,可能导致慢性胃炎复发或加重。脾胃在中医里很重要,被称为“后天之本”,关系到人的气血和营养。
所以,调养好脾胃很重要,可以减轻慢性胃炎的症状,也为全年健康打好基础。可以多吃点山药、薏米、芡实、白扁豆这些健脾祛湿的食物,还有春笋、菠菜、韭菜这些新鲜蔬菜,它们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脾胃好。但是,做菜时得尽量清淡易消化,比如清炒、煮汤,别吃油炸、油煎的,要不胃肠负担太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