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喝牛奶就拉肚子可能是乳糖不耐受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一喝牛奶就会出现拉肚子的症状,这是为什么呢?这可能与乳糖不耐受有关。

乳糖不耐受,又称为乳糖酶缺乏症。首先,我们要明白,乳糖是一种双糖,其分子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乳糖在人体中不能直接被吸收,需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才能被吸收。

缺少乳糖分解酶的人群,摄入乳糖后,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进血液,而是滞留在肠道,肠道细菌在发酵分解乳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腹胀、放屁,而过量的乳糖,还会升高肠道内部的渗透压,阻止对水分的吸收而导致腹泻。

乳糖不耐症状个体差异很大。严重的乳糖不耐受,多在摄入一定量乳糖后30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除了体内缺少乳糖分解酶,部分人群因长期不摄入奶及奶制品,也会产生类似症状。

对成人来说,乳糖不耐症会伴有恶心、腹泻等反应,对婴幼儿来说影响较大,会伴有尿布疹、呕吐、生长发育迟缓等,“不耐受症状的多少和严重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小肠内乳糖酶活性、摄入的乳糖量,以及是否同时摄入其他类食品等。”高峰玉说。

乳糖不耐受人群,并非摄入少量乳糖即引起不适,更不是完全不能饮奶。“实际上,喝奶要超过一定剂量后,才会出现乳糖不耐受,且不耐受者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乳糖不耐受,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特殊情况下,乳糖不耐受的治疗目标是消除症状,同时避免营养缺乏。对于原发性乳糖酶缺乏,提倡减少乳糖摄入,避免空腹饮用,可与其他食物同时食用;对于继发性乳糖不耐受,首要的治疗是针对原发病的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