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吃两周西餐,免疫力就会下降

荷兰拉德堡德大学医学中心等机构开展的一项前沿研究揭示了饮食模式转变对健康产生的显著影响。该研究聚焦于非洲地区,随着经济发展与加工食品供应的增加,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正逐渐从传统的蔬菜、豆类、全谷物、发酵食品为主,向以高热量、高脂肪为特征的西式饮食转变。为探究这一营养转变对健康的具体影响,研究团队在坦桑尼亚招募了77名健康成年男性,并随机分配至三个不同的饮食干预组。
第一组参与者从传统饮食模式转变为西式饮食,连续两周食用松饼、炸鸡、香肠、白面包等典型西式快餐;第二组则相反,从西式饮食回归至传统饮食,主要摄入蔬果、谷物和发酵食品;第三组在保持西式饮食的基础上,额外添加了一种以香蕉为原料的非洲传统发酵饮料“Mbege”,持续一周。研究期间,研究人员细致监测了参与者免疫系统功能、血浆炎症标志物等关键指标的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转向西式饮食的参与者全身炎症水平显著上升,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减弱,表明免疫力有所下降。相比之下,坚持传统饮食或增加发酵饮料摄入的参与者则表现出更强的抗炎效果,免疫和代谢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这种改善在干预结束后四周仍持续存在,暗示短期饮食调整可能带来长期健康益处。

进一步分析指出,西式饮食以加工食品为主,膳食纤维匮乏,富含饱和脂肪和添加糖,易导致热量过剩,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诱发慢性低度炎症,进而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而非洲传统饮食多采用粗加工食物,富含膳食纤维,烹饪方式以炖煮为主,减少了精制糖和油脂的摄入,营养保留度高。此外,当地居民偏好使用肉豆蔻、大蒜、孜然、香菜、生姜等天然香料调味,既降低了盐分摄入,又增添了健康益处,豆制品和发酵食品的摄入也对血脂调节等有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团队在《科学报道》上发表的研究也指出,长期遵循西方饮食模式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这可能与高饱和脂肪酸摄入导致的细胞氧化应激增加以及肠道微生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