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鼻炎,千万别踩这5个坑!
- 养生百科
- 2025-04-09
- 22热度
误区一:过敏性鼻炎是“小毛病”,不用治
不少人认为过敏性鼻炎只是出现打喷嚏、流鼻涕这类症状,并不严重,忍一忍就能自行缓解。然而,事实远非如此。相关研究明确指出,若过敏性鼻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极有可能进一步恶化,进而发展为鼻窦炎、中耳炎等更为棘手的疾病,甚至还会显著增加患哮喘的风险。
权威的ARIA指南着重强调,过敏性鼻炎本质上是一种慢性疾病,并非一时的轻微不适。患者必须遵循长期且规范的治疗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病情加重,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出现,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健康。正确做法: 及时就诊,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或鼻喷糖皮质激素,减少症状与并发症风险。
误区二:把过敏当感冒,滥用抗生素
春季时节,频繁的打喷嚏、流涕等症状常让人误以为是普通感冒,不少人因此自行服用感冒药,甚至盲目使用抗生素。然而,需明确的是,过敏性鼻炎并非由感染引起,而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过敏原产生的异常反应。在此情况下,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缓解病情,反而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健康风险,如增加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