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频繁翻身VS一动不动,哪种更健康?
- 养生百科
- 2025-04-01
- 16热度
睡眠中的翻身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研究发现,其主要原因与局部组织受压和大脑的微觉醒机制有关。
1. 组织受压导致不适,触发翻身
当人体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时,皮肤和肌肉组织会受到持续的压力。研究表明,当皮肤受到的压力超过微动脉压(约32 mmHg)时,会阻碍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导致局部组织缺氧、代谢废物(如乳酸)堆积,并可能引发自由基的产生。这种缺血状态会刺激皮肤及深层组织的**“伤害感受器”**(即痛觉感受器),使它们向大脑传递不适信号。
即使在深度睡眠阶段(此时人最难被唤醒),大脑仍会每隔6~8分钟出现一次短暂的**“微觉醒”(micro-arousal)。这种微觉醒可能表现为轻微的肢体动作,比如踢腿、调整手臂或翻身**。这些动作通常是无意识的,目的是改变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避免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