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受损,会有3处体表异常

肾脏受损时,身体往往会出现一系列体表异常,这些异常变化是肾脏功能受损的重要信号。

一、尿液异常
肾脏受损后,尿液的颜色、量和气味都可能发生变化。正常情况下,尿液呈淡黄色,透明且无明显异味。但肾脏受损时,尿液可能变得浑浊,颜色加深,甚至出现血尿。这是因为肾脏的过滤功能受损,导致红细胞等血液成分进入尿液。尿量也可能发生变化,如夜尿增多、尿量减少或尿频等,这些都是肾脏功能下降的表现。
二、水肿
水肿是肾脏受损后常见的体表异常之一。当肾脏功能下降时,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受到破坏,导致水分滞留在组织间隙中,形成水肿。水肿通常出现在眼睑、脚踝等部位,严重时可能波及全身。水肿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水肿,应及时就医检查肾脏功能。三、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也是肾脏受损的一个信号。肾脏受损时,体内的废物和毒素无法正常排出,积累在血液中,进而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这种瘙痒通常难以忍受,且持续时间较长。如果皮肤瘙痒伴随其他症状,如尿液异常、水肿等,应高度警惕肾脏疾病的可能性。

因此,当观察到这些体表异常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肾脏疾病,保护肾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