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一碰就出血可能是这2个原因 这种出血是宫颈在“求救”

宫颈接触性出血,是妇科诊室里常见却令人担忧的症状。很多女性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发现有少量出血,心中不免咯噔一下,担心是否患上了严重疾病。事实上,这种“一碰就出血”的现象,可能是宫颈发出的健康警报,需要我们既保持警惕又不过度恐慌。

 两大常见原因:炎症与病变

当宫颈在轻微接触后出现出血,主要有两大类可能原因:良性病因和需要警惕的病变。其中最常见的是宫颈炎症和宫颈息肉,这两种情况虽然需要治疗,但通常不属于恶性病变。宫颈炎是导致接触性出血的首要原因。当病原体感染宫颈,引起炎症反应时,宫颈组织会充血、水肿,质地变得脆弱,即使在轻微触碰下也容易出血。医生描述这种情况下的宫颈常常“像一块潮湿的纱布,轻轻一碰就会渗血”。宫颈息肉也是常见原因之一。

这种生长在宫颈管内的良性赘生物,质地柔软脆弱,血管丰富,接触时容易破裂出血。息肉通常是慢性炎症长期刺激的结果,大小不一,有的小如米粒,有的大如葡萄。更为严重的原因是宫颈病变,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当宫颈细胞发生异常变化时,组织会变得脆弱,导致接触性出血。这种出血可能是宫颈癌的早期唯一信号。

炎症与癌变出血的细微差别

虽然症状相似,但炎症引起的出血与癌变引起的出血存在一些细微差别。炎症导致的出血通常伴有其他明显症状,如白带增多、异味、外阴瘙痒等。而癌变引起的出血在早期可能“悄无声息”,除接触性出血外并无其他明显不适。从出血特征看,炎症出血多发生在接触后立即出现,血液呈鲜红色,量一般不多。而癌变引起的出血可能表现为接触后出血,也可能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血流量可能随病情发展而增加。专家提醒,绝经后女性出现宫颈接触性出血需要格外警惕。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炎症发生率降低,而癌变的风险相对增高。

必要的检查:三步诊断法

面对宫颈接触性出血,医生通常会采用“三步诊断法”来确定病因。首先是妇科检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宫颈的外观、颜色、形状及有无赘生物,获得初步判断。其次是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TCT检查可以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观察是否存在异常细胞;HPV检测则是检查是否感染了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因为99%的宫颈癌与HPV持续感染有关。如果以上检查发现异常,医生会建议进行阴道镜检查。这种检查可以放大观察宫颈表面,发现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病变。在可疑部位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宫颈病变的“金标准”。

针对性治疗方案

根据病因不同,宫颈接触性出血的治疗方法也有很大差异。对于宫颈炎症,以抗感染治疗为主,根据病原体类型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宫颈息肉通常需要手术切除,这是一个小手术,往往在门诊即可完成,切除后的息肉会送病理检查以明确性质。对于癌前病变,根据程度不同可选择随访观察或宫颈锥形切除术等治疗。而宫颈癌则需要根据分期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值得庆幸的是,从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通常需要5-10年时间,这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筛查和干预机会。

预防胜于治疗:三级预防策略

宫颈接触性出血的预防可分为三个层级。一级预防是接种HPV疫苗,这可以从源头上预防HPV感染,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二级预防是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专家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包括TCT和HPV检测。通过定期筛查,可以在病变早期发现并处理,避免进展为宫颈癌。三级预防是对已发现的病变进行规范治疗和随访,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即使发现癌前病变,只要及时适当治疗,治愈率可达100%。

现代医学的发展已使宫颈癌成为可预防、可筛查、可治愈的疾病。定期进行TCT和HPV联合筛查,就能有效阻断宫颈癌的发生路径。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行为,增强免疫力,戒烟限酒。

 数据来源和参考文献:

三知健康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江洪 宫颈一碰就出血怎么回事

39健康网 宫颈一碰就出血是什么原因  2023-08

巢内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李军 宫颈一碰就出血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