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这几个“健康知识”其实都是假的
- 养生百科
- 2025-03-27
- 13热度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被各种各样的“健康知识”所包围。然而,并非所有流传的信息都是科学准确的。今天,我们就来揭露几个广为流传但实际上却是谬误的“健康知识”。
一、喝酒脸红表示酒量好酒量好不好不知道,但喝酒脸红的人体内乙醛脱氢酶2活性肯定低,酒精代谢更差。因为体内乙醛脱氢酶2活性低,就会导致乙醛很难代谢,积聚在体内,乙醛扩张血管,最终便会出现脸红和心跳加速等症状。更重要的是,《Nature》杂志上曾刊登的一篇关于饮酒致癌的研究明确指出,喝酒脸红的人,反而致癌风险更高。
二、血管里的“废物”不清理就会变成血栓
有个说法在网上流传很广:“血管里的废物如果不清理,就会慢慢积累,最后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比正常人更容易生病。”
血管里真的有所谓的“废物”和“毒素”吗?当然没有!顶多算是正常的代谢废物而已,而且一般情况下这些代谢废物会随着血液运输到特定的排泄器官,并被排出体外。
如果你还是觉得血管里有“废物”,想要清理,那建议你平时多喝点白开水,增加排尿,这样完全能够帮助排泄代谢废物。
三、感冒吃药好得快
多数人感冒后急于服药,认为这样能加速康复,这其实是个误区。感冒药并不能根治感冒,因为感冒主要由病毒所致,而药物无法消灭这些病毒,其主要作用是缓解感冒症状。
真正对抗病毒的是人体免疫系统,它需要时间进行免疫应答,通常需要一周左右才能清除病毒。
然而,对于特定人群,如症状严重者、免疫力低下者、慢性病患者及高血压患者,及时用药缓解感冒症状至关重要,以防病情恶化引发其他并发症。
四、发热捂汗退烧快
发烧了赶紧喝热水,然后盖上被子,哪怕明明很热了还要捂着,将自己捂出汗来,相信这是很多人发烧后的做法。
到这里我们必须要弄清楚一个因果关系,就是人体是因为退烧才出汗的,不是出汗了才能退烧。特别是小孩子和婴幼儿,在捂着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缺氧等问题,结果就是高度脱水、抽搐昏迷乃至死亡。五、胃溃疡是饮食导致的
有些人在查出胃溃疡后,饮食格外小心,总觉得自己的胃溃疡是饮食不当导致的,比如喝酒、吃辣、吃冷的食物。事实上这些因素和胃溃疡的关系都不是很大,导致胃溃疡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共餐和咀嚼喂食等感染。
六、清淡饮食就是不吃肉少吃油
长期不吃肉可能引发多重问题。蛋白质是生命基石,其构成需20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无法自给,必须依赖食物。长期素食可能致虚弱、记忆力下降,严重时还会引发结石和骨质疏松。更危险的是,它可能导致脂肪代谢异常,使脂肪堆积于肝脏,诱发脂肪肝。医生提倡的清淡饮食,实为少油少盐,同时强调食物多样性和营养均衡,再适度控制油、盐和糖的摄入。
通过今天的科普,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看似合理的“健康知识”其实并不科学。因此,在面对各种健康信息时,我们应保持理性,学会甄别真伪,从权威渠道获取正确的健康知识,才能真正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