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酮饮食成为减肥领域的新宠。这种高脂肪、极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模式让许多人在短期内看到了体重的迅速下降。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生酮饮食被包装成“美食与苗条可兼得”的减肥神话。这种饮食法最初是用于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医疗方案,如今却成为大众减肥的流行方法。数据显示生酮饮食能使14%癫痫儿童停止发病,使大约50%癫痫儿童发病强度降低。
生酮饮食的短期效果:减重奇迹的背后真相
生酮饮食的核心机制是通过极低碳水化合物摄入,迫使人体从葡萄糖供能转向脂肪供能。当碳水化合物摄入严重不足时,肝脏中的糖原迅速耗竭,身体开始分解脂肪产生酮体作为替代能源。这种代谢转换带来的体重迅速下降其实主要归因于水分流失。研究表明,每消耗1克糖原,会同时丢失3克水分。这正是许多人在开始生酮饮食第一周就能减重2公斤以上的主要原因。除了利尿作用,生酮饮食还通过抑制食欲来减少热量摄入。脂肪和蛋白质的饱腹感更强,而酮体本身也有抑制食欲的效果。同时,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减少会降低胰岛素分泌,从而减少脂肪储存。

美丽代价:生酮饮食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随着生酮饮食时间的延长,一系列不良反应逐渐浮现。常见的不适包括头痛、疲劳、恶心、头晕、便秘等,这些症状被统称为“酮流感”。更严重的是,生酮饮食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由于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大幅减少,容易造成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研究发现,生酮饮食还可能引起一种称为“色素性痒疹”的皮肤病。酮体分布在皮肤血管周围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在易流汗区域出现密集的小红疙瘩。长期来看,风险更为严峻。研究表明,生酮饮食可能增加患心脏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的风险。
长期效果质疑:体重反弹与肌肉流失
尽管生酮饮食在短期内显示出显著的减重效果,但长期效果并不优于其他饮食模式。一项为期一个月的研究显示,生酮饮食平均减重达5公斤,但长期的减肥效果并不显著。更令人担忧的是,生酮饮食减重的同时可能导致肌肉流失。由于蛋白质摄入受限(以防止影响酮体生成),身体不仅分解脂肪,也可能分解肌肉组织供能。另一个关键问题是体重的快速反弹。一旦恢复正常的碳水化合物摄入,身体会迅速储存水分,体重很快回升。许多人在停止生酮饮食后,体重甚至超过开始减肥前。

生酮饮食并非适合所有人。九类人群包括孕妇、肝肾功能不佳者、痛风患者等应避免尝试。
专家共识是,生酮饮食可能适合短期减肥,但必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明确表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生酮饮食的风险大于收益。” 健康的减肥方式应当是在均衡膳食的基础上控制总热量摄入,结合适量运动。毕竟可持续的减肥方案不应依赖极端的饮食限制,而应着眼于生活方式的长期改善。
数据来源和参考文献:
绍兴网 “生酮饮食”能减肥吗?科学家:能!但也能促进多种疾病 2021-08
科普中国网 食品安全,生酮饮食是把“双刃剑”,用错了毁身体 2022-08
人民网 年轻人减肥流行生酮饮食法 为啥说别随便尝试 202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