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健康领域,有一种癌症如同“温柔的杀手”,它可能悄然生长数年,却在早期阶段就亮起“黄灯”。子宫内膜癌,这个听起来陌生的医学名词,正以每年超过38万例的新增病例(全球数据)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2023年《柳叶刀》研究显示,我国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在过去20年增长了近3倍,成为继乳腺癌、宫颈癌之后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三大妇科恶性肿瘤。
子宫内膜癌,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是发达国家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在我国,随着生活方式的西化,其发病率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不同于宫颈癌的明确预警信号(如HPV感染),子宫内膜癌更像一位善于伪装的”隐士”,往往在早期露出不易察觉的蛛丝马迹。
子宫内膜癌并非随机降临的厄运,多个危险因素正悄然推动疾病进程:
1. 激素失衡交响曲
雌激素优势: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如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患者脂肪组织转化雌激素)
激素替代治疗:单纯雌激素补充疗法可能增加风险,需严格遵医嘱
页码: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