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辟谣】吃素就能长寿?看情况,别一概而全

“全素=长寿”似乎已经成了人们常识里的“正确认知”。打开社交媒体,总有人用“我吃素三年,血压血糖全正常”来劝你也别碰肉。事实真的如此吗?最新权威研究给出的答案可没那么“素”。

一、吃素≠长寿:全球顶级期刊的“打脸”数据

  1. 2025 年 9 月,《ScienceDirect》系统综述
    汇总 20 项 RCT(随机对照试验)+ 21 项系统综述后发现:
    • 素食确实能让 LDL-C、体重、糖化血红蛋白下降,但证据“确定度低到中度”。
    • 与杂食相比,素食的“全因死亡率”差异极小,证据“非常不确定”。
  2. 2025 年 4 月,《Nature》子刊
    追踪 2888 名 60–79 岁中国老人 6 年:
    • 纯素食者“健康老龄化”概率比杂食者低 35%。
    • 素食老人行动不便风险翻倍,认知障碍风险提高 2 倍以上。
  3. NIH 群体研究
    控制吸烟、饮酒、运动等混杂因素后,英、澳大样本并未发现素食者更长寿。
一句话:素食≠长寿,甚至可能折寿。

二、为什么“吃素延寿”看起来很有说服力?

  1. “健康志愿者”偏差
    素食者往往不抽烟、少喝酒、爱运动、常体检,这些才是降低死亡率的主因。
  2. 研究对象不具代表性
    大量研究集中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人群,他们本身生活自律,无法外推到普通人。
  3. 统计把戏
    把“多吃蔬果”的好处全都算到“不吃肉”头上,混淆变量。

三、长期全素的真实风险

风险点 机制 表现症状
优质蛋白不足 植物蛋白氨基酸评分低,生物利用率差 肌少症、骨折、伤口愈合慢
维生素 B12 缺乏 B12 几乎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 认知衰退、巨幼细胞贫血
铁与钙缺乏 植酸抑制吸收 贫血、骨质疏松
Omega-3 不足 DHA/EPA 主要来源为深海鱼 抑郁、心脑血管风险↑

四、想长寿,关键不是“吃不吃肉”

  1. 饮食模式:
    • 地中海/得舒(DASH)饮食——大量蔬果+全谷+适量鱼禽+少量红肉,循证证据最硬。
  2. 热量控制:
    • 动物实验和人群观察均提示“八分饱”比“全素”更能延寿。
  3. 生活方式:
    • 戒烟、限酒、规律运动、充足睡眠,对寿命的贡献远大于“戒肉”。

五、给不同人群的实操建议

人群 建议 重点提示
年轻健康人 弹性素食 每周红肉≤500 g,多鱼禽豆坚果
慢病高危 地中海饮食 用橄榄油、深海鱼、豆类替代部分红肉
老年人 不建议全素 每天保证 1.0–1.2 g/kg 体重优质蛋白,必要时补 B12、维 D、钙
孕妇/儿童 慎全素 需医师+营养师双重评估,重点补 B12、DHA、铁
长寿不是素食的专利,而是整体生活方式的胜利。
把“吃不吃肉”当成唯一变量,就像把高考状元的好成绩全部归功于“他用了某品牌铅笔”一样荒谬。
与其纠结“全素 or 全荤”,不如牢记:
• 多吃天然植物性食物
• 适量优质动物蛋白
• 控制总热量、少加工
• 戒烟限酒多运动
科学饮食,荤素搭配,才是通往长寿的正确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