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为什么易突发心脑血管病

夏季为什么易突发心脑血管病

在炎炎夏日,高温环境给人体带来了诸多挑战。为调节体温、预防中暑,人体会通过排汗来散热。然而,夏季新陈代谢与血液循环速度的加快,无形中加重了循环系统的负担,致使血压升高,这无疑为相关疾病的滋生埋下了隐患。

此外,夏季是细菌和病毒大量繁殖的季节,若饮食不洁或过量食用冷饮,腹泻、感冒等病症便可能找上门来。一旦身体因这些原因出现缺水,血压便会随之下降,大脑供血不足,脑梗塞等严重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室内外温差。若温差超过 7℃,血管会因突然的收缩或舒张而承受巨大压力,极易引发危险。因此,在夏季,我们需格外关注这些健康隐患,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守护好自己的身体。

如何预防夏季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1、晨练的时间不能太早

经过研究表明在上午6:00~10:00是心脑血管猝死的高峰时间段,晨练的时间应该安排在太阳出来后。太早晨练的话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较高,容易诱发疾病。另外晨练也要避开人口密集以及车流量多的马路上。

2、运动后不能马上喝冷饮

运动之后心跳速度加快,全身的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此时血压比较低而且大脑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运动后马上喝冷饮会让血管快速的收缩,增加了心脏负担。运动时要随身携带白开水,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来喝水,不能一次性喝太多,不然会出现胸口闷痛,呼吸困难,甚至会危及生命。

3、合理搭配饮食

合理饮食对维护心血管健康意义重大。日常应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像燕麦片、小米等就是不错的选择,同时注重饮食多样化。多吃绿叶蔬菜、水果以及豆制品,它们富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与维生素。此外,适当补充鱼肝油也很有必要,其中含有的欧米伽三脂肪酸可降低血浆甘油三酯,增加有益脂蛋白,助力胆固醇排出,EPA 还能疏导清理血管、改善血液粘稠、调节血脂、促进脂肪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