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致癌是真的吗?

燃气灶致癌是真的吗?

近期,关于燃气灶是否致癌的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燃气灶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多种有害气体,其中包括苯和二氧化氮(NO2),这两种物质均被认定为致癌物。研究显示,在使用燃气灶烹饪时,室内苯的浓度甚至可能超过二手烟的水平,并且这种高浓度状态在烹饪结束后仍会持续数小时。

研究数据进一步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在使用燃气灶烹饪的过程中,苯的排放量可达每分钟2.8至6.5微克,而在高温燃烧条件下,这一数值可能更高。此外,研究还发现,燃气灶使用后,室内二氧化氮浓度会迅速攀升,即使在关闭燃气灶后,其浓度仍可能超过健康标准,对居住者的健康构成长期威胁。这些发现提醒我们,燃气灶的使用可能潜藏健康风险,需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举个例子,假如在家做一顿饭大概20分钟,烹饪后,室内NCA数量浓度比中国珠江三角洲城市空气高出10倍左右,室内气溶胶Fuchs表面积超过了北京城市空气中的观测值。此外,丙烷气燃烧后的NCA排放因子,与较高负荷下的柴油发动机或交通高峰期靠近马路边的排放因子水平类似。简单点理解,在厨房里做顿丰盛的晚餐,相当于晚高峰站在路边吸了20分钟汽车尾气。

燃气灶释放的有害物质可能引起什么癌症?

燃气灶释放的有害物质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首先,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类致癌物, 长期接触苯会增加白血病和淋巴瘤的风险。研究表明,燃气灶的使用与儿童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癌、早产和糖尿病的发生率都有显著的相关性。

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研究发现,使用燃气灶的家庭中,儿童哮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使用燃气灶的家庭。儿童的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有害物质的抵抗力较弱,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有害气体中,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