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淡饮食为什么胆固醇高
- 养生百科
- 2025-04-18
- 13热度
有些人日常饮食极为清淡,粗粮、蔬菜是常客,牛奶选脱脂的,鸡蛋隔天才吃,肉类几乎很少碰,烹饪方式也多是蒸煮,多年未用油煎油炒。可即便如此,他们仍被查出胆固醇偏高,这究竟是为何呢?
其实,人们对胆固醇存在诸多误会。很多人谈胆固醇色变,将蛋黄、动物内脏、肥肉等食物拒之门外。但事实是,即便完全不摄入胆固醇,身体也会大量制造。正常情况下,人体20%的胆固醇从食物中获取,80%由肝脏生产。这是因为胆固醇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身体担心摄入不足,便会自行大量制造。
胆固醇究竟有多重要呢?它参与细胞膜和神经纤维的组成,没有它,细胞无法正常代谢;它是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原料,像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都依赖它;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能合成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它还能形成胆酸盐乳化脂肪,助力脂肪消化吸收;血液中游离的胆固醇可启动T细胞,增强人体免疫力;它有助于血管壁的修复和保持完整,血清胆固醇偏低,血管壁会变得脆弱,甚至引发脑出血。
然而,并非所有胆固醇都是“好人”。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罪魁祸首”,是沉积在血管内壁的“坏”胆固醇。它们组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旦脱落形成血栓,就会阻塞血管,造成脑部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这些“坏”胆固醇沉积在动脉内膜,使血管内膜纤维化,形成粥样斑块,血管壁增厚、僵硬、钙化,动脉逐渐狭窄,最终堵塞脑血管引发脑卒中。
这些斑块就像潜藏在血管内壁的不稳定“定时炸弹”,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可能破裂,迅速堵塞动脉,引发严重后果。
所以,我们不能对胆固醇“一刀切”,而要科学认识它,把胆固醇管起来,从源头上遏制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