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鱼尽量少吃,重金属可能已经超标

尽管吃鱼益处多多,但并非所有鱼类都适宜食用,部分鱼类可能面临重金属超标的风险。鱼体内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其所在海域、种类以及年龄等。

通常情况下,体型较大的鱼类重金属含量往往高于体型较小的鱼类;年龄较长的鱼类重金属积累也更为显著;而肉食性鱼类相较于杂食性和草食性鱼类,其重金属含量也更高。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发布鱼类消费黑名单,主要针对的是高汞鱼类,如马林鱼、大鲭鱼、旗鱼、剑鱼、长寿鱼、鲨鱼、方头鱼和大眼金枪鱼等。

此外,不同海域的鱼类重金属含量也存在差异。以我国为例,东海和渤海等地的野生鱼类体内汞含量通常高于养殖鱼类,而南海的海水养殖鱼类则相反,其汞含量高于野生鱼类。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同一种鱼类,在购买时也应避免选择体重过大的个体,因为体重过大往往意味着年龄较长,而年龄较长的鱼类体内重金属含量可能更高,更易超标。

因此,在购买鱼类时,建议选择中等体型的鱼类,如4-5斤的草鱼、0.5-1斤的鲫鱼以及1.5斤左右的武昌鱼和鲤鱼等,以确保食用的鱼类更加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