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缺损术后护理事项
- 养生百科
- 2025-03-10
- 15热度
骨缺损手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治疗方式,用于修复因创伤、感染或疾病导致的骨组织缺失。术后护理对于恢复效果至关重要,科学的护理不仅能加速愈合,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了解骨缺损术后的护理事项,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1) 一般护理 病人清醒前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防止误吸。术后4~6 h病人完全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局部肿胀。注意观察创口周围头皮情况及有无肿胀压痛,强调平卧床上4~5 d,能有效防治头皮下积液的发生。做好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及营养支持。
(2) 术后头痛的护理 因钛板是异物,可刺激头皮引起头痛,手术创伤引起的伤口痛,都是术后头痛的原因。护士应耐心倾听病人主诉,告知术后头痛是暂时的,随着伤口的愈合,症状会逐渐消失,不要有心理负担,做好解释工作。必要时可应用颅痛定、安定等药物减轻疼痛,保证睡眠。本组2例病人术后头痛明显,经心理疏导及药物治疗,术后8 d拆线后逐渐缓解。
(3) 术后心理护理 此类患者经颅骨修补术后, 颅骨缺损综合征症状大多缓解。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加重,打骂人,不合作,甚至有自伤行为。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加强巡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开导安慰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介绍一些护理常识,取得家属配合,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4) 出院指导 嘱患者多与社会接触,保持乐观,避免用脑过度,保证睡眠,生活规律,饮食营养全面。定期复查,家属应体谅患者内心的痛苦和感受, 发现病情波动及时就医。
总之,骨缺损术后的护理需要从伤口管理、饮食调理、功能锻炼等多方面入手。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保持积极心态,并定期复查。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合理的康复计划,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骨组织愈合,恢复正常的身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