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剩饭菜会增加癌症风险!

很多癌症不是短时间内发生的,而是与日常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特别是一些本不该节省的“节省”,看似好习惯却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习惯一:食物坏一点继续吃
水果烂、面包霉、甘蔗变质,有人认为切掉坏的部分就能吃。但霉菌生长已扩散至食物内部,切除霉变部分后剩余也不宜食用。食用发霉食物可致肠道不适、过敏和呼吸疾病,且真菌毒素有害健康,可致中毒、免疫缺陷、致癌、致畸。
健康建议:
 
1. 尽量购买新鲜的食物,每次少买一点,吃完再买。
2. 碰撞损伤一点的水果可以吃,但是已经霉变的水果扔掉更保险。
3. 尽量少买已经切好、搭配好的半成品蔬菜和水果。
习惯二:怕浪费常吃剩饭剩菜
很多人非常节约粮食,吃不了的饭菜,经常就放在冰箱里面,第二天、第三天还在继续吃。偶尔吃一顿没关系,但如果长期吃剩饭剩菜,就可能带来危害。剩饭菜等是胃癌的“推手”,胃癌更易盯上“饮食习惯不健康的人”。

健康建议:

1. 与其面对剩饭剩菜时心疼,不如提醒自己和家人做适量的饭菜,别剩下。

2. 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

3.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两小时以上,不要在冰箱里放超过三天,剩饭菜加热次数不应超过一次。

习惯三:食用油放太久继续吃

不少人认为,食用油只要在保质期内都可以食用,其实不然。2018 年天津卫视《食鉴出真知》栏目曾做过测试,食用油一旦开封,3 个月是安全用油的临界点,开封 3 个月还没有吃完的油,就相当于一个危险致癌因素。

油脂氧化和酸败后,常含有黄曲霉毒素污染,会产生一股“哈喇味”,加热时烟大、呛人,这跟肝癌的发生有关系。

健康建议:

1. 如果家中人口少,最好买小桶装的油。

2. 大桶油一定要用油壶分装,油壶则选择磨砂工艺或不透明的更安全一些。

3. 最好不要把油瓶摆在窗台等阳光能直射的地方,这样更容易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