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导致头晕眼模糊 中医急救法可帮助缓解症状

“眼前一黑、脚下发飘”,如果你常在早高峰地铁里、下午会议中或深夜加班后体验过这种瞬间失重感,大概率被中医归为“气血不足”。它不像感冒发烧来势汹汹,却像手机电量掉到 20% 以下:打电话会卡、拍照会闪退,人也一样,头晕、眼糊、心悸、犯困,一整套“低电量提醒”全来了。
为什么会缺电
中医把气血比作“发电厂+输电网”。吃得少、睡得晚、想得太多,都会让“发电厂”脾虚罢工;久坐不动、空调直吹,又会让“输电网”瘀堵。电发不出来、送不过去,头顶和眼睛这两个“高耗电部位”就先报警。
三招“快充”法:2 分钟把灯点亮
  1. 手心充电宝
    双手快速互搓 10 秒,直到掌心发烫,立刻敷在闭着的眼睛上 5 秒;再移到后脑勺风池穴(枕骨两侧凹陷)轻拍 10 下。掌心劳宫穴属心包经,热敷能瞬间提气醒脑,比喝咖啡快,而且不心悸。
  2. 口袋里的四物汤
    没时间熬药,可在办公室抽屉备一袋“四物汤糖”——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按 1:1:1:1 磨粉,与麦芽糖 4:6 混匀,切成方糖大小。头晕时含一块,甜味入脾,药力入血,5 分钟就能感觉眼窝不再干涩。孕妇及月经量大者慎用。
  3. 1 分钟站桩
    比咖啡机还快:双脚并拢,膝盖微弯,想象头顶有根线向上提,舌抵上腭,双手抱球于胸前。深吸气时意想气沉丹田,呼气时从脚底涌到头顶,6 个呼吸循环即可。电梯里、地铁车厢角落都能做,做完脚底发热,眼前像擦了玻璃。
日常“省电模式”
早餐:红枣 3 枚+山药 50 g+牛奶 200 ml 打成糊,5 分钟喝完,补脾生血。
午餐:把白米饭换成小米饭,搭配枸杞炒猪肝或木耳炒瘦肉,铁+维生素 C 同时到位。
下午 3 点:犯困时别硬撑,闭眼用拇指按揉眉头攒竹穴 30 下,相当于给大脑“刷新”。
睡前 2 小时:热水泡脚 15 分钟,水中加 1 把艾叶+10 粒花椒,温通经络,夜间少做梦、少起夜。
哪些人该去医院
如果出现旋转性眩晕、眼前发黑持续 5 分钟以上,或伴手脚麻木、言语不清,立即就医,排除低血压、贫血、脑血管问题。普通气血不足,连续 2 周按上述方法仍无改善,建议到中医科做舌脉诊断,必要时用归脾丸或八珍汤加减,切勿自行长期服用补药。
总之,气血是身体的“现金流”,少熬夜、会吃会动,再随身带几招 2 分钟快充法,就能把头晕眼糊从“常态”变“偶发”。别把“低电量提示”滑掉,及时充电,工作和生活才不会闪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