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品种的柑橘皮干制后才算陈皮

按照《中国药典》(2020版)的明确规定,可用于制作药用陈皮的柑橘品种仅有特定的4种,即茶枝柑(C. reticulata ‘Chachi’)、大红袍(C.reticulata ‘Dahongpao’)、福橘(C. reticulata ‘Tangerina’)以及温州蜜柑 (C. reticulata ‘Unshiu’ )。

在这4种柑橘中,以茶枝柑为原料制作的陈皮被专门称作“广陈皮”,而以其余3种制作的则统称为“陈皮”。

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调查显示,如今药材市场上的陈皮品种极为混杂。原本专门的药用品种,例如四川地区的大红袍,其种植面积不断萎缩。与此同时,许多其他品种的果皮,像杂柑类(不知火、清见、春见、爱媛等)、宽皮橘类(椪柑)以及橙类(脐橙、甜橙等)的果皮,都被混入其中当作陈皮入药。这也就导致一些药材市场上的低等陈皮,在品质上可能和自家晒的橘子皮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