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睡觉时会突然“抖一下”?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刚刚进入梦乡,身体却突然像触电一样猛然抽动,甚至有一种“踩空坠落”的错觉,瞬间惊醒。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睡眠惊跳”(Hypnic Jerk),也叫“入睡抽动”。据美国睡眠协会统计,约70%的人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睡眠惊跳,它通常发生在入睡期或浅睡阶段。

睡眠惊跳是如何发生的?
当我们刚入睡时,身体逐渐放松,大脑的一部分已经进入睡眠状态,但另一部分仍保持一定的警觉性。随着睡眠加深,大脑对肌肉的控制减弱,此时如果受到外界刺激(如声音、光线)或内部因素(如疲劳、压力、咖啡因影响),大脑可能会误判身体放松的状态为“危险”,并触发脑干的网状激活系统,导致肌肉突然收缩,表现为腿部或全身猛然一抖,甚至伴随“跌落”或“踏空”的幻觉。

哪些因素会加重睡眠惊跳?
压力与焦虑:精神紧张会提高大脑的警觉性,更容易触发惊跳反应。

咖啡因或刺激性物质:睡前饮用咖啡、浓茶或能量饮料可能增加发生概率。

睡眠不规律:熬夜、倒时差或睡眠不足会干扰神经系统调节。

剧烈运动后:肌肉疲劳可能导致神经信号紊乱。

如何减少睡眠惊跳?
调整作息:保持规律睡眠,避免熬夜。

减少咖啡因摄入:睡前6小时避免饮用咖啡、茶等刺激性饮品。

放松身心:睡前进行冥想、深呼吸或温水泡脚,缓解焦虑。

改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避免突然的噪音或光线刺激。

虽然睡眠惊跳通常是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频繁发生并影响睡眠质量,建议咨询医生,以排除神经系统或睡眠障碍问题。大多数情况下,调整生活习惯即可有效减少它的发生,让你睡得更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