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中医养生

2.舒畅情志,节制有度

中医认为脾主思,所谓“思则气结”,思虑过度易伤及脾胃。清明时节,人们通过祭祖扫墓来表达对故人的缅怀之情,难免触景伤情。然而,过度的悲伤情绪会影响脾胃功能。在这个时节,我们要调节自己的情绪,切忌情绪波动过大,甚至动肝火。遇悲伤之事,也可通过适当哭泣来释放情绪,避免久郁气结。若感到心气不顺,可以出门踏青,在小区内或者公园河边,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放松身心。

3.起居运动顺应自然,防寒防湿

清明时节,天气变化频繁,南方雨水开始增多,容易导致人体湿气过重。应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注意防寒防湿。可以选择做一些如散步、登山踏青、太极拳、八段锦等较温和的运动,这些运动有利于气血从体内向皮肤及四肢运行,促进人体阳气的升发,增强对外邪的抵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