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鱼被列为FDA吃鱼“黑名单”

吃这种鱼一定要警惕罹患痴呆、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它会让身体慢慢累积毒素,对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对儿童智力产生影响。

2021年,美国FDA专门发布了一个关于吃鱼的建议,这种鱼就位列“黑名单”之中。但在中国,很多人天天都在吃这种鱼,用它做饺子馅、炖汤、油煎……甚至还把它当“保健品”!

此外,有一种鱼的一个部位,很多人当治病保健的“宝”,竟也“毒”的要命!

吃了一辈子鱼,你真的吃对了吗?

这种鱼被列为FDA吃鱼“黑名单”里,在中国却频繁上餐桌?

鱼肉作为“白肉”的一种,比起猪牛羊肉来说,热量和饱和脂肪的含量更低,常被老百姓当做护心、补脑的食物。

但是,有一种被认为非常非常“鲜”的鱼,可能藏着你想不到的风险!

2021年11月12日,在美国 FDA(食品及药物管理局) 和 EPA(美国环保署)发布的“吃鱼建议”里,这种鱼被列为了“黑名单”,被认为常吃会在体内发生蓄积性毒害,对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并影响婴幼儿的智力发育。

而这种鱼就是我们常吃的“鲅鱼馅水饺”里的马鲛鱼!

马鲛鱼是一种在我国无论南方北方都很常见的鱼,包含多个品种。在我国沿海最常见的主要有蓝点马鲛(我们常说的鲅鱼)和康氏马鲛,它因为刺少肉大、滋味鲜美、吃法多而几乎受到全国人的喜欢。

马鲛鱼其实除了“鲜”外,它还妥妥是一个高蛋白低脂肪的鱼,比猪里脊脂肪含量低60%多,而在热量方面,每100克马鲛鱼肉的热量只有120大卡左右,比同重量的猪里脊低了20%。

另外,马鲛鱼还富含硒元素和钙、钾、锌元素,而硒元素还被认为具有一定的防癌效果。

马鲛鱼在处理方面,因为它只有中间一根大刺,非常好去除,所以也是做鱼丸等食材不错的材料。

看似美味诱人的马鲛鱼,竟被FDA列入“黑名单”,这着实令人费解。原来,马鲛鱼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作为一种易富集重金属的鱼类,特别是大型食肉鱼,它体内最需警惕的重金属是汞。

汞是常见的环境污染物质,在海洋中易转化为甲基汞,成为鱼类重要污染物。汞进入人体后排出极慢,长期接触过多甲基汞会蓄积毒害,损害大脑和神经系统。2023年研究显示,甲基汞难以通过正常途径代谢,会蓄积在大脑神经,甚至穿过孕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大脑发育。对于普通成年人,甲基汞还会影响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鱼体内的甲基汞无法通过清洗去除,也不能经加热烹饪分解。所以,当人们食用马鲛鱼时,其中的甲基汞就转移到了人体内。为了健康,我们应谨慎选择鱼类,避免摄入过多甲基汞。

一般来说,正常的人体内甲基汞浓度不应该超过1.3ug/kg,但是一周吃一顿马鲛鱼,就能轻轻松松达到这个数值。

所以,日常生活中,马鲛鱼这类鱼,我们一周最好食用不超过2次,尤其是孕妇、哺乳期女性、幼儿最好不要吃,其他人吃也尽量买小一点的吃。‍

除了马鲛鱼,其他鱼也都存在甲基汞,我们如何警惕呢?在全球范围内,鱼的重金属含量存在这样的一般规律:

✔️肉食鱼>杂食鱼和草食鱼

✔️体型大的鱼>体型小的鱼

✔️年龄大的鱼>年龄小的鱼

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大致判断一下自己吃的鱼中,哪些是重金属的“危险分子”!

在吃鱼时,除了鱼类的选择要关注,其实吃鱼时,鱼的部位也不要乱吃,有一种鱼的部位,很多人以为是宝,实则毒到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