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类人要特别注意:感染交流别洗澡

感染甲流后,患者需谨慎对待洗澡这件事,尤其是高热、免疫力低下以及合并并发症的患者群体。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烧是常见且突出的症状。当患者处于感染甲流的状态时,身体较为虚弱。洗澡过程中,身体会受到冷热交替的刺激,这种刺激容易使血管发生收缩,进而导致体温出现波动。

对于高热患者而言,体温的波动可能会进一步扰乱体温调节中枢,加重发热等不适症状;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本身抵御外界病菌的能力就弱,洗澡时受冷热刺激,更容易着凉感冒,增加病情恶化的风险;而合并并发症的患者,如并发肺炎、心肌炎等,洗澡可能会加重心脏或呼吸系统的负担,不利于病情的稳定与恢复。所以,感染甲流后,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是否洗澡。

一是高热患者。甲流引发的发烧往往体温较高,此时洗澡可能会使体温调节中枢出现紊乱,进而加重发热等症状。为避免这种情况,建议采用温水擦浴、冷敷额头等物理降温方法,暂不直接洗澡,等体温降至38℃以下再考虑。

二是免疫力低下人群。像老年人、儿童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其免疫功能相对较弱,洗澡时容易着凉,增加感冒的风险。所以,这类人群在甲流急性期应避免洗澡,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

三是合并并发症患者。部分甲流患者可能并发肺炎、心肌炎等疾病,洗澡会增加心脏或呼吸系统的负担。这类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洗澡,必要时需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