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颤人数居亚太之首,5类人尤其应警惕
- 养生百科
- 2025-02-17
- 79热度

-
老年人是房颤的高危人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房颤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 -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是房颤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这些慢性病的患病率在近些年呈上升趋势。 -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等,都会增加房颤风险。 -
部分患者对房颤的认识不足,导致未能及时就诊,延误了治疗时机。 5类高危人群要重点预防
房颤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有房颤家族史人群等。日常预防房颤,可遵从以下建议: 控好“三高” 积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可有效降低房颤发生风险。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低盐、低脂,戒烟限酒,规律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定期体检 特别是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房颤。 管好压力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增加房颤风险,平时要注意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如果发现自己的心跳不规律,心跳速度明显加快或减慢,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都能排查风险。房颤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等,具体治疗方案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